查看原文
其他

品读|不论高矮大小,每一座山都值得敬畏

杜启龙 半月谈 2024-04-04

*本文为《品读》2024年第3期内容

我因出差到了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家小住。这位朋友是我大学时的舍友,家在鲁西南地区。那天,朋友见我老早就忙完了工作,于是约我去爬山。当时我差点要惊掉了下巴——朋友的家乡是远近闻名的大平原,哪有什么山啊!朋友可能看出我一脸愕然,便信誓旦旦地说:真的是去爬山!

看他不容置疑的样子,我顺从地跟着他坐上了车。左拐右拐,绕过了几个村庄,穿过一片片的田野,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。

走下车来,我果真看到了一座“山”。不过,它的高度目测也就几十米,迎面是石头砌成的山门,横梁上写着两个大字:“淑山”。对着大门,一排整齐的台阶直通山顶。

这座山的体积看上去更像一处普通的住宅楼。已经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的我不禁笑出声来:这也叫“山”?

它怎么就不能叫山?朋友反驳我,这里有石头,有树木,有花草,跟其他的山有什么不同?虽然没有泰山的巍峨,没有华山的险峻、五台山的名气……但不能因为这些就否定它是山啊。他顿了顿,又说,小山也有自己的风景呢!

我们正聊着,又来了几位游客,他们三下两下就爬到了山顶。朋友看了看我,说,上吧,领略下小山的别样的风光。

我也来了兴致,兴奋地踏上了凸凹不平的石阶。以往跟着团队出游,为了不掉队以及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登上山顶,我几乎全程都是脚步匆匆,每一次都精疲力尽且持续好多天腰酸腿疼,这还是头一回感受到登山的轻松和从容。再也不用担心被人催促,每登上一个台阶都可以尽情地欣赏风景。道旁长满各种灌木,它们的叶子有椭圆形的、三角形的,还有的满是密密麻麻的“锯齿”,摘下一片摸了摸,还挺锋利。灌木下面一朵朵黄的白的小花像星星一样散落在草丛里,俯下身仔细观察,还看到草丛中有蚂蚱、蟋蟀。它们有的悠闲地散步,有的趴在草叶上一动不动,静静享受着难得的慢时光。

就这样,我们一边走一边看,不知不觉到了山顶。

山顶是一片空地,远远望去,看到了四周围大片大片的庄稼,风一吹,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,似闪着粼粼波光。再往远眺,看到一条小河宛如玉带一样守护着农田。“一水护田将绿绕”,这样的景色,才让我真正理解了该诗句的意境。

看,那里!我正领略着“一览众山小”的豪迈,朋友指向了绿树掩映中一处青砖绿瓦的古建筑。我走过去看,原来是一座庙宇,里面供奉着一尊女神塑像,她身着凤冠霞帔,慈眉善目,坐在一个莲花宝座上。

朋友说,这尊神像是淑山圣母,就是这座山的山神。他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:很久以前,淑山和泰山本是姐妹俩。淑山法力很大,并且长势非常快,不仅远超泰山,还把天顶得“咯吱”作响。玉帝知道后命天神把山头削平了,成了现在的样子,因此人们称之为“锄山”。由于方言的发音问题,在流传的过程中“锄山”变成了“淑山”。后人为了纪念淑山昂扬的力量,于是建立了这座庙宇。

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”,我心中不由升起敬仰之情。

在回来的路上,朋友说,不论高矮大小,每一座山的形成,都经过了千万年或者上亿年,人力所不能及。山上的每一块石头的生命,也都远远超越了人类的历史,记录着岁月流逝的痕迹。而石缝间的一株树、一棵草,哪怕再不起眼,也都有着从生到死、而后一次次重生的过程。所有这一切,无不是大自然的馈赠。正如一位登山运动员所说,“每次登山成功,不是我征服了山峰,而是山峰接纳了我。”最后,朋友总结——每一座山都值得敬畏!

原标题:《每一座山都值得敬畏》
作者:杜启龙
责编:张子晴 / 校对:秦黛新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